报名电话:020-85601369
13903065042
地址: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二楼正南面广东晓武太极拳俱乐部(天河城北门过马路正对面)
欢迎关注广东晓武太极拳俱乐部二维码
名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家论文 >> 名家论文
我在广州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了十多年的太极拳教学工作。深知太极运动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被青年大学生所喜爱,但要使真正的太极运动进一步大众化,作为一名长期的太极推广工作者,我认为仍然有一段距离并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太极拳动作过于缓慢,远不如跆拳道、散打等拳术运动激烈;认为能健身而不能防身。就连太极拳的传统项目推手也使人觉得过于柔而不刚劲。其实,这只是人们对太极运动的一些偏见。真正意义上的太极运动是健身与防身结合的运动,其动作可快可慢,而太极推手更是其精华所在。
单就推手而言,看到太极推手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我深感欣慰。但是,作为一名太极推广者,我有责任指出太极推手的一些不利现象。首先,作为群众娱乐性的推手几乎在所有的大公园和其它娱乐场所都可以看到,但这种推手不能完全发挥其技击作用,再实战中也起不到防身的效果;另外,还有部分练习者急功近利,抛弃了原有的推手训练方法,而以推杠铃,做俯卧撑等一些难达到推手目的的方法为主,这样的训练在与散打高手对垒时,完全有可能落得头破血流、晕倒在擂台上的下场。这种结局实在让人沉思。面对这些推手运动中的严峻问题,结合多年的太极教学实践,我对现阶段太极推手的发展和推手比赛的规则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给太极推手运动出一份力。
首先,在训练方法上,要遵循传统的太极拳训练方法太极运动在中国发展数百年而不衰,可见其科学性所在。首先,练习太极应先练转化功在这里要别提出太极拳的一个基本的训练方法——抖大杆。抖大杆是练习力量和速度的最佳的太极拳训练方法,在训练时要以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大杆,先抖慢杆,再慢杆和快杆相结合,并配合推手的具体练习方法慢杆一般经过2-3个月的时间可以抖到五百到一千下,这时需同时练习快杆,以每分钟120次为合格通过这样的训练,肌肉经脉的力量、反应和爆发力就会有质量的提高。另外,还要进行专项的腿功的练习,具体应采用站桩、拉雀地龙的方式,后者在训练时等可做300-500次时,必要时应加穿沙衣进行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之后,不论是在健身方面还是在实战对垒中,太极推手都会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其次,在规则方面,我认为也存在首一些不当之外。第一,在对抗中,双方搂抱在一起的时间不能过长。实战时,搂抱之后,一方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来袭击另一方,用户、肘、膝等任意一击都会给另一方致命的打击。双方搂抱很长时间表而不袭击对方是一个不实际的做法。在比赛中就限定搂抱的时间。第二,一些可能致命的用法应加以限制。比如,用穿心肘法袭击对方前胸、拳击对方头部等如果力量够大,就会出现伤残事件,这是比赛时所应尽可能避免的事。在比赛过程中应对此加以限制或采取保护性措施。第三,为更接近实战的效果,应使参赛者在对垒中灵活发挥,对一些用法如用腿扫对方等应宽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应在不违反推手比赛原则通过的前提下发展多无化的形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让更多更好的来关注太极。在比赛的资金来源上,可以具体通过搞策划、拉赞助、争取政府专项基金等方式。在奖励设置方面,鉴于平时的太极训练是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应适当提高个人和团体奖金。在比赛 的地点采用上,如果选择经济发百叶窗的地区作为比赛场所,推手比赛的商业化操作会更容易进行。
总之,太极推手运动只有在顺应改革开放大潮的前提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在武林中长久不衰、才能与搏击摔跤相抗衡,立于不败之地。以上是我对目前太极推手运动的一些看法,以作交流,望同行们指正。